|
|
|
|
|
|
|
|
最新提示:
   热点文章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革命”:一个世纪性话语兴衰进退的历史反思
时间:2013-10-09 08:3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革命”:一个世纪性话语兴衰进退的历史反思
2013年9月21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先明教授,在南校东004报告厅作了题为《“革命”:一个世纪性话语兴衰进退的历史反思》的学术报告。从时代话语层面上,为我们梳理了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报告首先就话语形态的社会意义与历史学价值进行了简要介绍。王先明教授指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特有的时代层面上的话语模式。话语模式典型的揭示了一个时代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话语模式始终是同社会形态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话语模式便于和广大民众交流,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话语模式存在及其演进状况,是具有别样价值的历史景观,与惯常接受的历史教育有所区别。
同时,王先明教授认为,从中国晚近的历史结构来看,没有任何一个话语比革命更广泛、久远,影响深远。 “革命”就是20世纪一个世纪性的话语。1901-2001年,最集中、最典型的揭示了20世纪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而20世纪末思想领域开始出现一种非革命的心态和思潮,企图以现代化史抹杀革命史的存在,以文明史观剔除革命史的内容。针对这一现象,王先明教授从三个方面着重谈了自己的认识。
一、“革命”时代的形成,20世纪之初的流行话语
王教授指出,中国历史开始打出革命的旗帜,是在20世纪初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但并不像我们传统认为的是民不聊生的产物,其产生具有强烈的“士大夫造反”的色彩。它既不是革命党人创造的,也不是康有为、梁启超所反对的。而是超于了阶级、阶层的专属概念。
二、“革命”话语的发展阶段
王先明教授认为,在整整一个世纪里,“革命”话语的演变又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1、生成与传统阶段:在20世纪初期,特别是辛亥革命,国民革命之后,革命成为新的旗号,取代原有伦理传统成为新的传统。2、扩展与演变阶段:1927——1949年。革命话语继续推进。革命具有的意识形态更加明显。3、变形与极端阶段:1950——1976年。历史进入到一个“舍革命而无话语”的时代。4、消退与反思阶段:1978年。具有浪漫色彩的革命在文革之后开始消退。80年代“改革开放”话语逐步确立。
三、“革命”话语的类型
王先明教授根据“革命”话语的起源方式和内容,将其划分为三个类型,彼此之间依次推进和相互推演构成了这个世纪。
首先,政治革命,武装暴力夺取胜利。其次,社会革命。以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为主要特征。政治革命总是要包含社会革命的内容。政治革命以社会革命为旗帜。政治革命的成功为社会革命提供条件。第三,文化革命。从20世纪初年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化革命的趋向一直伴随着社会革命、政治革命而存在的文化革命的许多致因,文化酵母隐含在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文化层面中。
四、“革命”话语的反思
王先明教授将“革命”话语的退出定位到21世纪之初。他认为随着“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根本转变。
最后,结合历史与现实,王教授提出,从革命话语角度审视历史,可以发现:1、革命不是那个个人即使是领袖人物的主观选择。革命史因事而成的客观历史选择。2、革命不是作为现代化的对立物的选择。革命进程和现代化进程是相关的历史程序。不存在以革命史取代现代化史的问题。3、革命做为一个客观历史存在不能被主观的无端的抹杀漠视。作为客观存在的革命不能告别。革命的出现和存在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整场报告,王教授用严密的逻辑说理,丰富而多样的史学资料为我们勾勒一幅生动而清晰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画卷。其所运用的 “话语”的视角,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一道不同于传统认知领域的“新的”史学之门。讲座最后,王教授就革命的推动力量,革命与建设的关系,国共两党历史源流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责任编辑:admin)